在粒子對撞實驗中,存在一些很多人都知道,卻只能放在一邊不理會的問題。
能量損耗,就是其中之一。
能量損耗並沒有被定義為『未知物理現象』,只是歸在了檢測技術水平以及其他因素干擾上,但多數人還是認為,無法自圓其說的能量損耗,就是一種未知的物理現象。
這個問題之所以沒有被研究,是因為科學無法解釋,也就是沒有理論支持,不知道該怎麼去研究。
能量損耗,簡單來解釋,就是粒子對撞實驗前和實驗後,總能量數據存在差異。
比如,對撞前能量為100,測定到的能量是98,所有其他影響因素,包括溫度傳導、中微子輻射、設備通道外壁影響等等,全都加在一起能夠造成的影響為1。
很明顯,能量缺少了一部分,剩下的『1』去了哪裡?
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高能物理的學者們。
所以才會有專門的研究組進行研究,但因為沒有理論支持,研究也很難真正有成果。
一種無法解釋的『數據分析結果』,很難引起多大重視,再聯繫到能量損耗立刻就不一樣了。
現在張碩說起能量損耗問題,似乎是和偏差度聯合在一起,很多人都呼吸都粗重了起來。
前排的評審、特邀學者們,都認真等待著張碩做解釋。
譚志明、高洪利也感到非常驚訝,他們沒想到研究能深入到這種地步,還能聯繫到能量損耗?
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
鮑賀星也感到很驚訝,他小聲問向崔凱文,「我們有這個研究嗎?」
崔凱文想了想,「我們肯定沒有,但上午張碩說要核對數據,不會是他新做的研究吧?」
鮑賀星聽的直咧咧嘴。
新做的研究?
這麼快?
這也太牛了吧!
在台下議論紛紛的時候,張碩在白板上寫了一行列式,隨後又回到了講台,一直等到台下稍稍安定下來,他才不急不慢的開口道,「這個函數,就代表了兩者之間的關聯。」
他走到白板前,講解道,「我已經標註好了,k為偏差度,y是能量損耗比例。」
「還有調節參數H,表示外在的磁場強度。」
「這是一個三維方程,可以明顯看出是一個連續的線性方程。」
「磁場強度,起到是關係調節效果,偏差度和能量損耗比例則是正向關係。」
「其中還牽扯一個係數,我用字母η表示,η是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來。」
張碩簡單做完了講解,繼續說道,「這個函數代入偏差度、磁場強度數據來計算,所得出的能量損耗比例數值誤差不超過0.05%。」
「當然,因為數據有限,係數η並不精準,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來修正數值。」
台下學者們認真聽著,不斷消化著剛才的內容。
代入數據得出的能量損耗比例數值誤差不超過0.05%,一定程度上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偏差度、能量損耗比例,兩個數據都是檢測分析的結果,本身就存在誤差。
0.05%的誤差已經很小了。
很多人也在思考著,「一個不能解釋的數據分析結果,聯繫了未知的能量損耗問題。」
「如果研究是正確的,也就代表兩者是同一問題。」
「一定程度上,就已經能證明確實是未知物理現象,並且可以展開研究了」
會場慢慢變得嘈雜起來。
很多人討論著。
前排的評審和特邀學者則開始了提問,最先站起來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梶田隆章,他嚴肅的問道,「張碩先生,你所塑造的這個函數中,磁場強度是調節參數,為什麼?」
「我的意思是,為什麼磁場強度能夠影響到偏差值和能量損耗的關係?」
張碩朝著梶田隆章點了下頭,解釋道,「磁場強度會影響到質子束在碰撞瞬間的作用力,並會對碰撞過程中產生電磁影響。」
「質子是帶正電的,在碰撞發生的瞬間,正電荷不會憑空消失,碰撞逸散的過程中,有一些攜帶電荷特性的小粒子,也依舊會受到磁場的影響。」
「這個過程是非常複雜的,但可以肯定,磁場強度必定會對碰撞後的粒子逸散以及其他能量爆發反應造成一定影響」
梶田隆章得到答案後就坐下了。
下一個提問的是核子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埃利澤-拉比諾維,「你確定所有的數據都準確嗎?我指的是這些分析圖和分析數據。」
張碩道,「這是分析結果,我對算法有信心,但檢測和計算的偏差也肯定存在。」
埃利澤-拉比諾維繼續追問道,「你的研究針對的是這些分析數據對吧?還有其他證據嗎?」
「現在只有這些樣本數據,所以我說係數η還需要繼續修正。」
安德烈亞斯-霍克也開口問道,「你的偏差算法,針對的是小型實驗做分析,實驗能量上限是多少?」
「這主要取決於參數數量,如果是大型實驗參數會多出十幾個,分析就無法進行了。」
安德烈亞斯又連續問了好幾個算法相關的問題。
張碩一一作答。
其他的學者也很關心算法問題,安德烈亞斯坐下來以後,又有好幾個人問起了算法問題。
這也代表他們對於研究的重視了。
很多學者對於粒子對撞實驗的研究很深入,正因為如此,他們了解能量損耗問題的重要性。
在聽了張碩的報告後,他們仿佛看到了研究背後隱藏的一個物理大方向。
現在只是不能確認而已。
如果把所有的粒子對撞實驗通通進行分析,並得出了類似的結論,那麼就可以確定能量損耗本身就是一個未知的物理發現。
同時,還可以以偏差分析的方式進行研究。
發現有了,研究方向也明確了,後續就可以展開大範圍的實驗研究了。
那會成為粒子物理的一場盛宴。
張碩在台上連續回答提問,後續的問題就和研究無關了,而是和實驗偏差算法有關。
很多學者關心後續要怎麼繼續進行驗證,對於研究本身已經沒有什麼異議了。
當然,這個研究暫時是無法確定的。
主要是因為參照的數據太少,就只有十幾次實驗的樣本數據,偏差分析算法也是計算中心的專屬。
其他團隊也希望能用偏差算法對實驗進行分析,來進行研究的進一步檢驗。
終於,報告結束了。
張碩回到了座位就被一大堆人追問,他們問的都是偏差算法、偏差度的問題。
如果有能進行實驗分析的偏差算法,他們也能夠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測定,並找出其中的問題。
這種研究很有潛力。
崔凱文和鮑賀星也被好多人圍住了,兩個人臉上都露出了興奮神色,明顯很享受被學者們包圍的感覺。
他們是計算中心的研究員,到物理會議上被追捧感覺太好了。
那些圍住他們的學者,一個個可都能稱作是『物理學家』。
他們呢?
無論去哪裡,都可能被稱為『計算機工程師』
「有成果還是要高調,直接宣布發現新的物理現象,比發布結果好太多了。」
「計算中心也能成為物理會議的焦點!」
「後續也會忙起來。」
等回去以後,肯定會有團隊找他們進行數據分析相關的合作。
同時,也會有很多團隊希望能溝通一下算法問題。
唯一可惜的是,小型實驗的偏差算法並沒有那麼複雜,只要理好邏輯關係,認真做代碼很快就能完成了。
這種算法很快也不是他們獨有了。
當然,研究就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算法是一個機構獨有的,發布任何成果都不會被肯定,而粒子物理的研究牽扯的是物理理論而不是技術,『算法壟斷』也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於此同時,來到會議現場進行採訪的媒體,已經把報道發了回去。
比如,《今日發布》記者周坤。
他上一次發回的內容是張碩和阿戈斯蒂尼合作研究被會議確認的消息,但新聞效果並不怎麼好,大概是因為學術內容太過於複雜,能聽懂內容的是極少數。
報道在國內發布以後,多數人也就是看一下,知道張碩和阿格斯蒂尼的研究成功了。
後續cp組會受到影響。
僅此而已。
絕大多數人連cp研究是什麼都不清楚,討論的內容都是張碩這麼年輕就完成了大成果。
至於成果是什麼
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某種算法」,具體有什麼用處就只有專業領域學者才知道了。
現在再發回報道,周坤也希望能夠熱度更高一些,他取了一個震撼性的標題——
《張碩用數學確認新物理現象?世界為之震撼!》
標題報道一出來,頓時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很多人看了報道以後,都議論紛紛,「張碩用數學確定了新物理現象?」
「新物理現象,已經確定了嗎?發現新物理現象是不是要拿到諾貝爾獎?」
「這要是拿到諾貝爾獎就厲害了,他才20多歲吧?」
「研究出物理現象具體是什麼才會拿獎吧?只是分析出來,應該拿不了獎。」
「話說回來,這個新物理現象到底是什麼?我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
「同上!」
「頂!」
「樓主就是我的代言人」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