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陸縝一行車隊終於來到了大同城外。
離著大同尚有十里之遙,陸縝已能看到那座高大、莊嚴而又古樸的城池屹立在廣袤的平原之上,就像守在中原大地北方的一員忠實警衛,無言但卻堅定!
這是一座值得叫人尊敬的城池,不光是因為如今大明需要由它來抵擋來自北邊蒙人的攻擊,更因為幾百年後,當它發現再不需要自己用有些殘舊的身軀保衛這片土地時,便從容轉身,用自己所貯藏了千萬年的煤炭來養活更多的中華兒女。
只可惜,幾百年後的人們卻無法理解這座城池,這片土地對他們的深情饋贈,只是肆無忌憚地挖掘破壞,最終讓這座足夠叫無數華夏兒女驕傲的城池變得破敗而衰落下去。只是不知道,真到了那時候,這座無私奉獻的城市又會不會再次轉身,給當地的人們以更大的驚喜了。
沿著寬闊筆直的官道來到城池跟前時,陸縝更是感嘆不已。怪不得大同這座城池能幾百年一直守護著這片土地,被蒙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一場地震把它給徹底震垮了,怪不得它能成為大明九邊重鎮裡首屈一指的存在,此城之高,對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已算得上是一道天塹了。
七丈多高的城牆雄偉地佇立在那兒,這可比廣靈小城的城牆高出了一倍有餘。而且,這牆體和地面還不是尋常的九十度夾角,而是個八十來度向外微傾的存在。如此一來,當敵人用普通的雲梯來攻城時,恐怕連架起梯子來都顯得格外困難了。
當然,最吸引陸縝目光的,還是那夯土澆築而成的土牆上所留下的斑斑傷痕了。那是歲月和北方的強敵在數百年間給這座城池留下的傷疤,也是這座城市最最煊耀的軍功章。那都是它抵禦外敵,保護後方中原的鐵一般的事實哪!
直到來到大同城,陸縝才發現自己真正要融入到眼前的這個大明的時代里來了,將來的路肯定不好走,但他一定要堅持走下去,不為別的,光為對這座沉默的城市表示敬意,也必須一往無前地走下去。
當陸縝心潮澎湃時,馬車向前的速度卻並未有多少緩減,很快地,他們一行便已穿入了寬大而又幽深的城門洞子裡。
與後世某些粗製濫造的影視劇里所表現的城門不同,這大同的城門足有七丈許深,也就是說這城牆也有這麼厚了。馬車從進入到穿過,居然也走了好一會兒,然後他們便被守城的軍卒給擋了下來。
作為大明北邊重要的軍鎮,這裡的看守和防禦自然極其嚴格,每一個進出城池的人都將被查看路引過所,然後尋常百姓還得被搜身,這才能被准許進城。只有能拿出自己功名證明的讀書人,又或是官員,才能免除被盤查搜身的對待。
當林烈取出陸縝的官憑交給一邊的人看了之後,這些軍卒的眼中不覺閃過一絲異樣來,為首之人深深地看了掀開車簾看出來的陸縝一眼,確認其人模樣後,,還衝他抱了抱拳,以為敬意。
對方當然不是因為陸縝是朝廷命官的原因才對他表示尊敬的,而是因為陸縝的大名早在北方諸多城池裡傳揚開來了,誰都知道有這麼一個英勇無畏的年輕縣令在守城將領重傷後毅然帶人堅守城池,最終還取得了勝利。這樣的英雄人物,百姓們固然心下佩服,但更對其感到敬服的,卻還是那些當兵的。
陸縝見此只是展顏一笑,還衝那名兵頭頷首示意,這讓對方倍感榮耀,一時間連腰背都比剛才要挺得更直了些。
不過此時咱們的陸縣令心裡想的,卻有些不上檯面了。看著這裡如此嚴密的檢查和防禦,他就又有些慶幸自己的好運了。若不是取代了原來的那位陸縣令,恐怕自己想要混入中原都不容易,甚至很可能被邊軍當成奸細給捉拿起來,甚至一刀殺了呢。
順利從城門洞裡鑽出來,卻並不意味著已經入了大同城。事實上,他們依然還在大同城外,因為這裡只是瓮城!
所謂瓮城,便是圍繞著城池一周而建立的防禦體系。此處沒有民居,只是擺放了一些守城器械和兵器而已。一旦城外真有敵人攻打,當外牆被敵人攻破之後,守軍便能在裡面的內牆處再構築起第二道防線。而且一般的戰事因為有瓮城的存在,也可以避免百姓遭到什麼損傷。
只有穿過數丈寬的過道,再經過一道城門,他們一行才能真正進入到大同城內。而且,在前面的城門處,依然有兵卒守護著,對每一個百姓進行另一番的盤查。另外,這道城門還有一個用處,那就是收稅,根據出入人口,只要不是秀才以上功名的百姓或是官員,進出城門那都是要交錢的,這跟後世的公路收費站算是異曲同工了。
有這兩道城門,再加上瓮城的緩衝,大同城道一句固若金湯也毫不為過了。所以說某些後世的影視劇里,動輒有人能策馬從城裡衝出去,一群守軍連攆都攆不上的橋段實在是太可笑了些。只要裡面一有異動,外間守軍就有足夠的時間擺上拒馬之類的東西,再加上犀利的弓弩對著,你就是武藝再高,騎術再精也別想能衝出這樣的城池。
在穿過五丈多高,卻全是用城磚包過的城牆後,陸縝他們終於進入到了這座邊地重鎮的內部。入眼的,便是一條寬闊筆直的大道,道旁並沒有想像中的商鋪林立,只有同樣筆直的白楊樹,如哨衛般駐守在那裡。
作為北地有名的城池,大同並不是很熱鬧,只有幾十名行人在道上行走著,而且這些人大多低著頭,一副行色匆匆的模樣,幾乎沒有往四下里尋摸顧盼的。
對此一點,也很好解釋。作為大明邊鎮,除了抵禦外敵之外,更要緊的是防止有蒙人的奸細混入其中。畢竟敵人大軍是不可能時時來犯的,但他們的間諜細作卻可以隨時來此窺探一番。
所以城池裡日常總有兵馬時刻巡哨,一旦發現有什麼可疑之人,便先拿下帶回去盤問一番再說。而他們懷疑一個人的標準,就是對方在走路時的模樣了,若有那總是左看看右看看的傢伙,那顯然就是有嫌疑的對象,為了城池安全,還是先拿下了再說。
於是這座城市裡的人便行成了低頭走路的習慣,就跟這樣能撿到別人掉落的錢袋一般。也因此,這座邊地城市的商業一直都不是太理想,就是榷場也是開設在下面州縣之中的。
沿著街道一路向前,在來到城池中間地帶後,情況終於好了些,百姓們的臉上也多了放鬆的意味,腳步也慢了下來。因為這兒已能看到一些商鋪了,沿街還有不少攤子擺在那兒,偶爾甚至還有幾個蒙人打扮的傢伙在出售著自己的皮毛和馬匹,看著很是規矩。
漢人畢竟是個有著強大包容性的民族。雖然一直都在提防著北邊的蒙人,但對於這些老實本份的商人,即便是大同城也是有他們容身之地的。當然,在這些傢伙周圍究竟有多少軍中探子在盯著他們,就不得而知了。
一般來說一座城池的官府衙門那都是設在城池的中心地帶,一來是為了方便所有人,二來也是取個不偏不倚的說法。但大同城因為時刻要面臨北邊蒙人襲擾的緣故,所以那些衙門都是安置到靠南一帶的,唯有幾處軍隊指揮所,才放到北邊,以便再遇到襲擊時能及時做出反應。
如今的大同城,由一文一武兩位官員為首,主理著城裡的一切軍政之事。
文的,便是大同知府沈天星,而武的,自然就是大同總兵胡遂了。
至於後來的那個什麼把軍政一手抓的大同巡撫,此時是沒有的。只有當真箇爆發大戰時,朝廷才會委派一員高官帶個巡撫的臨時頭銜來主持大局——沒錯,巡撫可不是固定官職,它不過是欽差的一種另類說法而已,事情辦成之後,那是要交權還回朝廷的。只是後來的一系列變故,才讓這個臨時的官職最終成了常設,但這麼一來,地方上的官員架構就變得太過複雜了。
一個朝代,當其初立時,官員架構總是很清晰的。但越往後,職權重疊的問題就越嚴重,待到大明後期,還出了總督,甚至是督師這樣一下能管好幾個省軍政大事的官職,從而讓原來的布政使、巡撫都成了沒用的擺設。
所以說,如今的大同知府和總兵還是很幸福的,畢竟他們手上還有實權。尤其是對知府而言,像如今這般統領一切政務,一切都自己說了算的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陸縝終於站在了看著有些老舊,很沒有多少氣派的知府衙門跟前:「這官不修衙的規矩還真是由來已久哪。」心裡吐槽之後,他方才拿著自己的官憑和名刺施施然地走了過去……
@@@@@
新的一卷展開,即將前往京城的陸縝求各位來點票票當路費哇!!!!
第二卷 帝京風雨 第101章 大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