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方法很簡單,為什麼我們沒有想到呢!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時間,研究組每個人都忙碌起來,他們不斷的查找和空間相聯繫的內容。
不管是數學,物理又或是一些過往的理論,還包括處在末狀態的弦理論,相關的內容都被找了了出來,他們找到資料以後就開始進行研究,希望能和實驗發現關聯在一起。
期間,黃振決定去參加個學術會議。
那是首都大學舉辦的『湮滅物理天文應用會議』,也是湮滅理論蓬勃發展後才出現的學術會議。
湮滅物理天文應用會議,是首都大學的基礎物理研究所牽頭舉辦的,內容就是把湮滅理論和天文物理結合在一起,專門做湮滅理論放在天文物理中的應用。
近幾年時間,天文物理一直都在進行改-革,湮滅理論對於天文物理的影響太大了,尤其是《相對論》一部分被否定後,天文物理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影響。
天文物理中,過往一部分內容被否定,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內容,還有很多的內容需要重新計算研究。
其中包含了非常龐大的工作量,但同時也讓天文物理變得活躍起來,天文物理領域多出很多工作,有和湮滅理論相關的元素加入,一些被否定的元素退出,也就讓更多青年物理學者加入其中。
更多青年學物理學者的加入,也給天文物理領域帶來了活力以及發展改-革的動力。
王浩對於黃振參加學術會議還是支持的,他覺得去學術會議拓展思維也是好的,可能就會給研究帶來一些新的想法。
雖然新的研究剛準備開始,他還是同意黃振去參加會議,「等你回來以後再一起研究。」
黃振道,「兩周就回來了,我還期待一起研究空間問題呢。」
「等你回來,也許就會有新的思路。」
黃振的離開並沒有對於研究造成影響,其他人依舊不斷的查找各種資料。
王浩也同樣如此。
他不只是查找資料,還和認識的頂尖學者討論空間問題,其中甚至包括年邁的愛德華-威騰。
自從弦理論一定程度上被否定以後,愛德華-威騰很乾脆的直接退休了,他正式進入了養老生活,不再參與任何的工作,也不再發表任何的學術研究內容。
但愛德華-威騰對於弦理論還是非常執著的。
那是他一生的研究。
當看到王浩發來的信息以後,愛德華-威騰立刻就來了精神,他沒想到還能收到王浩的郵件,而且是和他討論弦理論中非常重大的空間問題。
愛德華-威騰很認真的寫了一封回覆郵件,其內容甚至快趕上一篇論文了。
「這是我的理解。」
「從宇宙論的角度來說,有物質才會有空間,如果物質不存在,空間也不存在,所以才會有宇宙膨脹的理論,物質沒有覆蓋到的區域就不能稱之為宇宙。」
「空間本身是不存在的。」
「從粒子論的角度上來講,有能量存在的區域,會不斷地湧現出……」
「希格斯力場,是一種特殊的空間能量表現……」
愛德華-威騰發來的內容晦澀難懂,前面是大體的觀點介紹,中間有弦理論、粒子論以及宇宙論內容,後續甚至還有一大堆的數學表達。
王浩都沒有想到愛德華-威騰會這麼認真,他很誠摯的發了一封感謝郵件,表示內容對自己幫助很大。
然後,才繼續看起了內容。
對面。
年逾八十的愛德華-威騰看著電腦上的郵件,尤其是看到『對我幫助很大』,不由的露出了笑容,他對妻子安娜說道,「看看,安娜,雖然他否認了弦理論,但說起對物理理論的理解,他還是比不上我。」
「這種涉及到空間的問題,還是要找我來了解……」
愛德華-威騰說著有些得意。
安娜把紅茶放在桌上,少了一件郵件內容,用手指戳在愛德華-威騰的額頭上,「你老糊塗了吧?」
「什麼?」
安娜搖頭道,「你是在下午寫的回覆郵件,寫了三個多小時,然後發送過去。」
「到現在才有21點,種花家時間也只剛到早上,即便王浩是熬夜看內容,最多也只看了四個小時,那基本不可能。他肯定是剛起來工作。」
「所以說,他看到了郵件,根本沒仔細看內容,更不用說去理解了。」
「他只是在客套而已!」
愛德華-威騰愣了一下,仔細核對了一下時間,像是小孩子一樣生氣的說道,「我以後都不理他了!」
另一邊。
王浩正在仔細的研究內容,他研究了兩個多小時,才弄明白了個大概,不由感慨愛德華-威騰的水平。
不愧是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
像是宇宙論、量子物理、粒子論,再包括最拿手的弦理論,各項內容都是張口就來。
愛德華-威騰對於空間的理論,主體還是一句話,「有例子才會有空間」。
「正因為有粒子才有空間,所以物質也能反過來影響空間。」
「這樣就說的通了。」
在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深入去想就能構架一些數學邏輯,但因為和空間有關的內容描述太過混亂,各項理論之間甚至可以用衝突來形容,一時間還是很難得出什麼結論。
王浩研究了一整天,也沒有確定的結果,乾脆就去看一下其他人的進度。
然後就發現,其他人同樣沒有進展。
「王老師,空間實在太難理解了,完全沒有頭緒。」
「我找了很多資料,都非常混亂。如果從《時間理論》出發,時間能夠單獨存在,那麼空間是否能單獨存在呢?」
「這是沒有明確答案的。」
海倫的一句話讓王浩也混亂了,他剛才想的是有粒子才有空間,結果海倫說起了『空間能單獨存在』。
這當然不能否定。
所以研究就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方向。
王浩又去看了一下丁志強,很無奈的發現丁志強正在打遊戲,走過去還是問了一句,「小丁,有想法嗎?」
丁志強嚇得一哆嗦,趕緊把手機屏幕關掉,站起來道,「王、王老師……是……你……問什麼?」
「我是問你對於空間有想法嗎?」
「空間?這個、那個……」
「算了~~」
王浩感到非常的失望,他也不怪丁志強沒有仔細想,因為確實很難有進展啊!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三天。
王浩象徵性的召開了一個研究會議,發現大家還是有一些想法,但並沒有任何的正確反饋。
他很失望,也能選擇暫時性的放棄。
「算了!」
王浩滿是失望的搖了搖頭,「從理論入手太難了,暫時已經沒辦法了。」
「……?」
「王老師是要放棄?」
「這樣放棄太可惜了吧,那可是引力場啊!」
「是啊!」
丁志強、陳蒙檬、海倫都感到非常的可惜,然後就聽到王浩嘆氣的說道,「看來只能先研究技術了!」
「??」
「——?」
「什麼意思?」
……
從理論入手根本沒有進展,然後只能暫時性的選擇放棄,他下定決心先要研究技術。
當某一項技術沒有理論支持的時候,研究就沒有方向可言,基本只能靠運氣似的去進行技術突破。
這樣的研究方式很靠運氣。
當然也可以通過碰巧式的研究,獲得技術提升的同時再去逆推理論,物理研究從實驗去尋找規律也是常規做法,但是,大部分都是很容易做的實驗,而不是複雜的技術。
一項技術沒有理論支持,終究走不長遠。
類似的研究絕大部分都會中途折翼,包括反重力技術也是如此,反重力現象最初是由荷蘭的超導實驗組發現的,他們在公開了成果以後,也專門組織了團隊進行研究,後來就發現沒有任何的頭緒,甚至想復刻實驗都非常非常困難。
然後,就只能放棄了。
王浩並不喜歡單純去研究技術,因為他只能依靠系統的正確反饋,來針對技術進行提升。
他不喜歡這樣。
或者說大部分物理學家都不喜歡,物理學家總是喜歡一切掌握在手中的感覺,以理論去指導技術提升,才能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也才能讓技術研究走的更遠。
現在是沒有辦法了。
要以理論去研究空間太難太難,研究可以說沒有任何切入點,只能先從實驗角度出發,去試著提升技術。
王浩做出決定以後,第二天就帶著研究組來到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他召集了核心的七個研究員,再包括研究組的人一起做討論。
這是一個小會。
王浩就是公布了接下來的工作,並讓每個人想一種『增大引力場』的實驗調整方案。
他說完了下一步工作以後,好多人都感覺無法理解。
比如,錢宏宇。
錢宏宇找到何毅私下裡小聲道,「何主任,這樣真能行嗎?我們可完全不懂什麼理論,現在就只是突然的發現,該怎麼對實驗進行調整,根本沒有頭緒啊。」
「沒有理論指導,去調整實驗,不純粹是浪費經費嗎?」
其他研究員的想法也類似,如此複雜的實驗,沒有理論基礎支持的情況下,就等於是抹黑前行,不迷路都是不可能的。
何毅反倒是不在意,他笑道,「錢教授,我們就按照王院士說的做就行了,其實我覺得這才是正常節奏。」
「我和王院士是一起做過很多研究,總結的經驗就是千萬不要以我們普通人的智商去理解王院士。」
「他的很多想法,我們理解不了。」
「但是,跟著王院士做研究,肯定沒有問題!」
「看,我就拿到了諾貝爾獎。」
錢宏宇愣愣的聽著。
如果沒有最後一句話,他覺得何毅說的根本無法接受,補充了最後一句……
真是太有說服力了!
……
雖然只是技術性探索的研究,王浩對於保密問題還是非常看重的,他只是召集了核心研究員參與會議。
其他的研究員、副研究員都是沒有資格的。
反重力中心早就不是從前了。
研究中心內,正規的研究員就超過五十人,還包含了三個龐大的團隊,能被認為是核心研究員的就只有七個人,最低都是錢宏宇這樣的『大型項目負責人』。
所以參與研究的總計有十幾個人。
他們每一個人都要以實驗資料為基礎,去思考全新的調整方式,調整目的是增大引力場強度數值。
這其實和最初反重力研究是一樣的。
王浩對於調整的要求是,必須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驗基礎,簡單來說,不是隨意的做調整,而是要有一定的想法。
這就讓工作很難了。
在沒有理論基礎的情況下,能有什麼想法呢?很多人只能從反重力構架方向去思考。
結果就是第一次總結會議很不成功。
雖然每個人都很認真的講解自己的方案,但王浩發現沒有任何的正確反饋,也就是說所有的方案都是錯誤的,都不會帶來任何引力場相關的正向收益。
王浩帶著遺憾說道,「我知道大家都很認真,但我希望你們再仔細想一想。」
「我發現大家都是從反重力構架的角度上去思考的,但我們可以放開思維,實際上,引力場和反重力很可能不存在關聯。」
「這次的發現是偶然的。」
「思維不要進入死胡同,仔細的想、認真的想,大家都知道研究有多麼重大。」
「大家加油……」
王浩在鼓勵了一番以後繼續派發更改方案的工作。
好多人都苦了臉。
比如,何毅。
何毅覺得自己完全沒有任何想法,他都不知道該怎麼完成下一步的工作,什麼新方案之類的,根本沒有任何頭緒。
他乾脆去找了王浩的幾個學生。
他的想法就是進行『抄作業』,海倫、丁志強等人有想法,他就模仿了抄襲一下,再進行簡單的修改。
結果陳蒙檬和海倫都表示說沒想法。
他們就一起去問丁志強。
丁志強被追著問了好半天,用力按著額頭說道,「我倒是有個想法,這項研究其實還是有切入點的。」
「啊?」
本來以為沒有任何收穫,沒想到丁志強還真有想法,幾個人頓時催促起來。
丁志強道,「我的想法也很簡單,不管怎麼樣,實驗肯定和材料有關係,我們就從材料的角度入手。」
「β-cwy-137?」
「是啊。」
「然後呢?」
「沒有了,我能想到的就只有這麼多。」
「切~~」
海倫、陳蒙檬都表現的不屑一顧,但他們很清楚丁志強說的是有道理的。
之前他們都從反重力構架的角度入手,根本沒去想材料的具體情況,現在想一下,其他β超導材料採用同樣的構造,是無法製造出引力場的。
這樣一想,就豁然開朗了。
兩天後。
王浩再次召開了研究會議。
何毅變得非常有信心。
他就是從材料角度去思考的,認為應該研究β-cwy-137的半拓撲結構。
「從半拓撲結構的角度入手,也許就會有新發現。」何毅沒有說具體的方案,但他覺得自己能找到一條新思路,也等於是對研究有貢獻了。
王浩沒有做出評價,而是讓海倫談一下看法。
海倫認真道,「何院士說的是有道理的,考慮到β-cwy-137的特殊性,我們確實應該研究其拓撲結構,但不是反重力特性,而是找出其幾何構成的定向性。」
「我用136和130兩種類似的材料做對比,發現以曲型幾何理論基礎來看,β-cwy-137具有……」
「這個特點,會讓……」
海倫連續說了一大堆,讓何毅和其他研究員都有些發蒙。
王浩聽著只是點點頭,依然沒有做出評價,他繼續問向陳蒙檬,陳蒙檬認真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引力場是向下的。我認為可以從場力方向角度入手去做實驗調整。」
「針對結構的改善,可以通過打亂基礎構架,或是採用同方向電流組的方式,去變換基礎模型……」
她也說了很多。
最後一個發言的是丁志強,丁志強只說了一句話,「我們可以拆分底層構架,比如,去掉某個部分,然後去做實驗,可能就會確定哪一個部分是起作用的。」
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
每個人都聽懂了丁志強的話,同時心裡也讚嘆不已。
陳蒙檬、海倫連續說了一大堆,什麼拓撲構架,什麼同向異向,感覺就是花里胡哨一大堆,聽都聽不懂。
丁志強說的很簡單,卻直接切入到實驗中,而且,聽起來非常有可行性。
可是……
為什麼他們沒有想到呢?
()
第五百八十章 方法很簡單,為什麼我們沒有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