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小時以後。
汪百川、王燁等人等離開防空洞,乘坐汽車慢慢開向了爆炸地點,他們每個人都穿著厚重的防輻射服。
為了保證安全,距離爆炸地點一公里的時候,他們一起下了車,前面有專業人員做輻射探測,還有其他一系列的各種檢測。
等下了車以後,就能看出爆炸的範圍並不大,一公里處也只有一些沙塵堆積而已。
這也是預料之中的。
他們放置的高壓縮氘材料密度很高,但是總計數量並不大,即便是進行充分的核聚變反應,最多也只能達到小型原子彈爆炸的水平。
更何況,氘氘的聚變反應對環境要求苛刻,根本不可能達到充分反應的程度,否則他們也不會只躲在10公里外了。
材料有限,反應不會充分,爆炸的威力自然不會太強。
但是,每個人的內心都非常震撼,他們震撼的點有兩個,一個是成功完成點火,另一個就是點火方式。
「成功點火呀!」
「氘氘反應……不可思議,應該是人類第一次實現實驗室之外的點火吧?」汪百川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創造了歷史啊!」
「這種點火技術,我們完全不知道點火團隊,是在多遠的距離實現的點火……」
成功點火本身就很震撼。
之前氘氘的聚變反應只是出現在理論中,國內還沒有實驗室內成功點火的先例。
這也是很正常的。
雖然聚變反應的理論內容有很多,普通人查一下資料都能說出很多東西,但是氘氘反應的要求實在太苛刻了。
所有的氫彈使用的都是氘氚反應,氘氚反應的要求要低的多,反應強度則要高的多。
在實驗室的環境下,想要製造氘氚反應所需條件也是極為困難的。
一般的氘氘反應都是和氘氚反應一起進行,單獨的氘氘材料直接進行反應,至少到現在還沒有聽說過。
國內沒有實現,國外也大概率沒有實現過。
現在他們能夠實現點火氘氘的聚變反應,本身就已經創造了歷史,實現了人類的第一次。
點火方式,則更加令人震撼。
每個人都很清楚,他們確實掌握了一種很恐怖的技術,竟然能夠在遠距離實現核聚變點火。
點火速度也很驚訝。
其他人不知道的是,汪百川和王燁很清楚,點火指令發出的瞬間,點火就已經完成了,中途幾乎沒有停頓。
「如果是停頓,也可以歸在網絡延遲上……」
汪百川小聲說道。
王燁深有同感的點頭,「指令結束就完成點火,瞬間完成,應該是光速吧?」
「百分百光速!」
「這種速度……和我們的判斷一樣,應該和強湮滅力場有關……」
在第一次論證會結束以後,他們對於新型的點火技術已經有了判斷,從理論上也只能找到強湮滅力場。
強湮滅力場能大大增加粒子的活躍性,還能微觀上擠壓原子核、電子等,用來點火核反應再適合不過。
但即便是有理論上的判斷,他們依舊感覺很震撼,因為點火團隊並不是在原地製造出強湮滅力場,而是進行遠距離的釋放。
強湮滅力場還能釋放?
「要是用這個技術,是不是能夠打擊其他國家本土的核彈?」汪百川小聲的一句問話讓兩人都陷入了沉思。
他們想到21世紀最激烈的一場戰爭--鵝巫之戰。
當時大鵝國和巫國邊界就有好幾個的核彈基地,和巫國本土距離都不遠,若是巫國掌握了這一遠程點火技術,豈不是能實現直接引爆大鵝國核彈基地?
那實在是太可怕了。
「也不知道點火設備有多龐大,是不是能用空艦運送到天上?在幾萬米高空,飛到其他國家本土……」
「然後,對著核基地來上幾發……」
汪百川小聲都囔著眼中都有些狂熱,王燁則是用力咧了咧嘴,他想想那種場面感覺同樣很震憾。
王燁也好笑的說道,「你怎麼不說直接送到太空,當衛星掛上去,都不用飛到本土。」
「不可能的。」
「湮滅力場,需要大量的電能攻擊,根本無法脫離地面自主啟動。不管點火是怎麼完成的,最少短時間內,不可能。」
汪百川聽罷有點泄氣,他還是反駁道,「現在不可能,不代表未來不可能。」
「如果真能實現,戰略上的優勢就太大了。」
「到時候其他國家的核武儲備就不是對外的威懾力,而是給自己安裝的致命武器,成了隨時可能爆發的炸彈……」
「還有啊……」
「王教授,你想想,即便不能放到天上,它能點火氘氘反應,肯定能夠讓常規核反應變得極為劇烈,如果用在核動力航母上,打擊航母的動力室。」
「那肯定很有意思。」
王燁跟著仔細想了一下,不由得深吸一口氣。
現在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所使用的原料,已經和原子彈的主材料相差無幾,材料豐度都超過了90%。
如果核動力航母內部的核反應堆,突然間勐烈的爆發出來,就可以等同於發生原子彈爆炸。
到時候……
航母瞬間變成一個火球,被炸的支離破碎一點都不奇怪。
王燁忍不住長吸一口氣,他和汪百川對視一眼,湊過去小聲道,「怪不得上次咱們國家這麼強勢,什麼演習之類的根本不在乎。」
「看來不止是空艦的新型隱形技術啊,還有這種更可怕的技術,更可怕的武器,對方的航母一旦靠近……」
「是啊!」
汪百川說著用力揉了揉胸口,他剛才只是想到就說出來了,順著思路仔細一想,就發現自己的想法很可怕。
那果然是超級武器呀!
但是他們的臉上都帶著興奮,因為新技術是種花家所有的,他們的心裡也產生了一種巨大的自豪感。
他們說著的時候,一群人終於走近了爆炸地點。
整個爆炸的威力確實不大,但走到中心點還是很震撼的,爆炸中心周邊布置的膠合板棚,已經被炸到了外圍一百多米,而且邊緣有了明顯燒灼的痕跡,說明爆炸的溫度還是很高的。
一行人中有一個爆破專家,他根據現場的情況馬上做出了預估,「爆炸威力差不多相當於200噸的tnt。」
「等我們拿到無人機拍攝的視頻,可以一起做估算。」
「從周邊的情況來看,威力不會超過300噸tnt。」
汪百川聽著點了點頭。
他們布置的反應裝置重量超過三噸,但大部分都是外層壓縮裝置,內部的主反應材料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他對其他人說道,「如果反應能夠充分進行,從理論上來說,爆炸威力會超過一萬噸tnt。」
「反應並不充分。」
「但這正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
汪百川說的忍不住笑了。
核反應不充分是很正常的,就像是常規的原子彈,反應同樣會很不充分,一般氫彈的反應充分程度是遠高於原子彈的。
或者說,核聚變反應的充分程度要遠高於核裂變反應。
核武器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的,最初級產品是耳熟能詳的原子彈,它是以核裂變作為主要能量釋放方式,主要有槍式和內爆式兩種構型,但不管是什麼構型,都是利用炸藥爆炸壓縮鈾235、鈈239等核裝藥,使其達到臨界質量,從而發生鏈式核裂變反應,最後瞬間釋放巨大能量。
原子彈的結構相對氫彈而言非常簡單。
一個中等體量國家只要獲得足夠純度的核材料,就基本可以保證造出原子彈,因此原子彈也被稱為核武器入門彈,但是入門彈就跟入門功夫一樣,天生就不可能擁有太大威力。
如果想要提高原子彈的威力,那麼必須不停加裝核材料和炸藥,然而原子彈內核裂變材料利用率非常低,通常很難超過40%。
例如,廣島爆炸小男孩原子彈一共裝填了64公斤鈾235,但是最後真正發生裂變反應的只有約600克,即便是採用了效率更高的內爆式結構的長崎原子彈,其核材料利用率也只是剛剛達到20%。
目前,全世界威力最大的原子彈,是阿邁瑞肯五十年代常春藤計劃中試爆的mk18型原子彈。
這發原子彈的tnt當量接近50萬噸,但是重量卻高達8噸。
與之相比,阿邁瑞肯的b83熱核炸彈的重量只有不到1噸,但是爆炸當量卻高達120萬噸。
這就是原子彈和氫彈的差距。
氫彈內部使用的是氘氚材料,氘和氚發生聚變反應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時反應也會非常的充分,爆炸的威力自然就非常大。
現在,他們進行的是氘氘反應研究。
氘氘反應釋放的能量比氘氚反應低一個數量級,同時反應需求的環境更加苛刻,自然就很難做到反應充分。
但反應不充分,才具有持續性以及可控性。
如果把材料放置在一個容器內,反應不充分才能夠持續進行下去,否則一口氣全部反應完畢,即便能進行有效的控制,也不再具有持續性。
可控的核反應,就是要讓反應一直持續下去。
比如,核電站使用的低豐度核反應堆,反應能夠持續運行十幾年、幾十年時間。
「現在的實驗結果,已經接近預期。」
「大獲成功啊!」
汪百川滿是期待的交代起工作,「匯總實驗數據。我們回去以後,論證一下材料密度問題,下一次降低材料密度,爭取找到反應的臨界線。」
……
於此同時。
f射線實驗組也在總結收穫。
他們使用內置微型核反應堆的f射線發生設備,定點完成f射線的釋放也可以算作實驗範疇。
從第一次定點到最終的點火,他們總計進行了七次釋放實驗,同時使用了大量精細設備進行數據檢測,也對於f射線的釋放距離、時間、強度有了更多更詳細的了解。
總結會議上。
劉雲利說起了數據,「這一次的釋放距離為211公里左右,射線是圓柱形態,直徑13厘米。」
「釋放口射線強度8倍率。」
「從點火反應來看,211公里位置,強度並沒有明顯下降。」
「我們以此判斷,射線釋放覆蓋的最遠距離超過500公里,對比3號設備提升近一倍……」
「同時,我們精準的測定了持續時間,為192秒。」
這個數據說出來,廖建國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192秒,比最開始不到1秒長了十幾倍啊!」
「現在可以肯定,內部能量強度和射線持續時間呈現直接性的正相關。」
「等會後,大家都做個總結,我們寫一份報告上去。」
其他人都跟著點頭。
劉雲利做完了報告以後,則思考起一個問題。
f射線的釋放只是一個點、一條射線,現在又有了持續時間,但持續時間帶來的效益似乎也不大。
如果把f射線看做是一種能量波,而不是純粹的特殊場力,持續性存在本身,就說明其能量強度大大增加。
能量強度增大,是否代表能擴大覆蓋範圍?
等會議結束以後,劉雲利就找到了廖建國,說起了自己的想法,「廖主任,我們釋放f射線時,是不是可以試著增大磁場缺口?」
「什麼意思?」
廖建國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劉雲利道,「f射線發現到現在,我們的釋放口都是打開螺旋磁場的一個點位,現在內置了核反應堆,是否可以打開兩個點位、三個點位,或者論證打開一個小型的弧線缺口,來釋放出射線?」
「這個……」
廖建國當然無法回答。
但是他順著思路仔細想一想,頓時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釋放出的f射線,可以呈現出一個扇面,而不僅僅是一條線?」
「對!」
劉雲利用力點頭。
兩人的呼吸都不由粗重起來。
若是能實現『扇面形』釋放,絕對會是f射線發生技術的巨大提升。
現在的f射線釋放就只是一條線,對準目標打擊的就是一個點,在延伸也只是一條線。
f射線釋放距離達到幾百公里,幾百公里外要打擊一個點,一擊命中的概率太小太小了。
核聚變反應的點火,也是提前進行f射線釋放實驗,再把材料放置在固定點位,才能夠精準的進行點火。
換句話說,f射線的實用性並不高。
如果打開兩個缺口、三個缺口,或者論證把缺口設計成一條弧線,釋放出的f射線就會是一個扇面,而不僅僅是一條線。
哪怕扇面的弧度非常微小,兩側直線的夾角只有1度,擴展到幾百公里外形成的弧長也輕鬆達到幾百米。
這樣f射線的打擊範圍就從一個點,變成了一個幾百米的線。
如果在進一步呢?
從微小的弧線變成微小的圓面,幾百公里外的覆蓋範圍,就從幾百米的線變成直徑幾百米的面。
到時候,命中還是問題嗎?
廖建國思考著倒吸一口涼氣,馬上道,「劉教授,你這個想法很好,我絕對支持,但具體……」
「要不,問一下王院士?」
「對!」
劉雲利和廖建國一起去了辦公室,馬上就用電腦設備聯繫起了王浩,他們所用的是保密的特殊網絡。
線路都是電腦直連電腦,並不需要連接外部網絡,安全性還是非常可靠的。
王浩剛得知汪百川的實驗成功,即便是在意料之中還是值得高興的,聽完了匯報就準備下樓去逛一圈,結果才走到樓門口就被陳蒙檬喊了回去。
「射線組?」
「劉雲利和廖建國?」
陳蒙蒙簡單說了一下信息。
王浩接上了網絡以後,就聽對面的劉雲利說起最新的想法,隨後也陷入了思考中,好半天才做出了判斷,「你這個想法很好,理論上是可行的。只不過,需要龐大的內置能量支持。」
「你們已經證明,射線持續時間和內置能量強度正相關。」
「如果是釋放出線、覆蓋成面,可以實驗試一下,我覺得有可能釋放成功,但釋放距離可能會大受影響。」
「至於更進一步……」
「現在的設備肯定不行,估計要內置高能量源的核聚變才有希望。」
後面的話,劉雲利都沒聽清楚。
他腦子裡就剩下最前面的『可行』,馬上回應道,「我們這就研究一下看看。」
「釋放距離受影響也沒關係。」
「哪怕只覆蓋幾十公里,有了這種技術,最差也能用作防空,而且會是最先進的防空利器!」
劉雲利激動的說道,「王院士,f射線技術實用化,就是我們研究的目的之一啊!」
「現在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