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爭執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於劉綎提出的加強安集延防禦和請求更多支援的請求,有的大臣認為應當全力支持,以確保西域的穩定;而另一些大臣則擔心過度投入會導致國庫空虛,主張謹慎行事。
二是關於是否應該追擊布日哈圖的問題,有的大臣認為應當趁機擴大戰果,徹底消除西域的威脅;而另一些大臣則認為應當遵守既定的戰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兩個方面,四種聲音,其實說起來都是各有道理的。
加強安集延的防禦,好處就是可以提前達成高務實在戰前做出的最佳構思。即以伊犁盆地與費爾干納盆地為西域的兩個力量犄角,做出隨時對外投射軍力威脅的進攻態勢,形成某種以攻代守卻又蓄勢不發的戰略優勢。
壞處則是現在從喀什噶爾通往安集延的道路很成問題,造成運輸成本過高、費爾干納盆地防線建立耗費太大、太久,可能會面臨布日哈圖反戈一擊的戰略威脅。假如出現最壞的情況——布日哈圖反擊且確實擊敗了後勤困難的明軍,那麼朝廷的前期投入就全打了水漂,而這個前期投入肯定不會小。
綜合來看,積極加強安集延防禦和增派援軍面臨的現實是:一旦成功,收益非常大,能夠一舉達成「西域計劃」的戰略目標;一旦失敗,風險也很大,而損失可能更大。因為明軍在西域目前尚無敗績,如果在安集延戰敗,各種妖魔鬼怪就都可能浮出水面,讓整個西域的守備和治理難度都出現陡增。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支持加強安集延防禦的朝臣可以被看做是「樂觀派」,他們既看好朝廷在財政、物資、運輸等方面的餘力,也看好劉綎及所部的戰鬥力,認為他能守穩目前並不牢靠的安集延。
相應的,反對現在就占領安集延並大舉投入的朝臣則可看做是「悲觀派」或者「審慎派」,他們主張見好就收,不要搞這種危險舉動,以免萬一失敗損失太大。在他們看來,大明現在正值中興,國力蒸蒸日上,只要穩紮穩打,將來拿下安集延並不困難,因此不必操之過急。
至於追擊布日哈圖,這件事就更加需要小心謹慎了。明軍不同於蒙軍,在對後勤的依賴程度方面,二者差別不可以道里計。
明軍的吃穿用度、戰場消耗的補充幾乎全部依賴於後勤運輸,而喀什噶爾到安集延的道路不僅本就難走,有時候甚至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雪山間行軍,一個雪崩都可能埋葬一支運輸隊),這就更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相反,察哈爾部蒙軍是舉族西遷式的進軍,只要每次都有(或打下)落腳點,他們就不缺補養,因此他們可以拖著明軍不斷西進,直到明軍徹底喪失補充能力,然後他們再從容不迫地反戈一擊。
彼時的明軍則早就被拖到筋疲力盡,面對蒙軍的回馬槍怕是只能等死——這就成了戰略上的一次「曼古歹」。
支持追擊的朝臣認為,明軍一路大勝,布日哈圖幾乎不敢交戰,可見察哈爾部要麼是已然損失巨大,要麼就是因為部落人口有限,根本不敢損失。
因此,只要明軍敢追,布日哈圖就不敢接戰。在這種情況下,劉綎繼續西進,運氣好的話還能拿下更多地區,即使運氣不好,那也是「以攻代守」,實際上確保了後方安集延的安全。
反對追擊的朝臣則認為,按照元輔在戰前提出的戰略,打下安集延就已經是極限了,再繼續追擊不僅毫無意義,而且面臨巨大的風險,根本沒有必要。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高務實在戰前就已經充分論證過明軍的補給能力,最多也就能支持打到安集延,再往西進兵就根本沒有足夠的維持能力。
要知道,整個西域都是剛剛拿下的,連西域都護府都尚在籌備階段,大明在西域的穩定統治都還沒有建立呢,繼續西征純屬浪戰。
在這場爭執中,高務實的態度顯然最為關鍵。作為內閣首輔,尤其是力排眾議、主導了整個西域計劃的他,毫無疑問擁有最大的話語權。
他的態度將直接影響朝廷的最終決定,因為即使皇帝也必須充分尊重一個事實:目前西征軍所有的行動、所有的戰果,都是建立在高務實的計劃、決策和指揮之上的。在他之下,王庭撰、劉綎、熊廷弼等人都只是決策的執行者。
高務實深知西域的重要性,也清楚布日哈圖的野心和能力。他當然也擔心布日哈圖順利擊敗布哈拉汗國,在西域完成「重建蒙古」的大業,一如當年耶律大石在西域重建了大遼一般。
這其實是真有成功可能的,因為以布日哈圖的能力和察哈爾部的實力,只要他們擊敗布哈拉汗國,下一步就可以擊敗希瓦,然後再收拾哈薩克。到了這一步,布日哈圖甚至就能與位於他南方的薩菲波斯、莫臥兒帝國來個三足鼎立!
高務實隱隱覺得,布日哈圖或許已經有了這樣的計劃。說不定,他在放棄葉爾羌西進的時候就已經打定了這樣的主意,否則很難解釋他竟然會讓察哈爾本部完全不與明軍接戰。
不與明軍接戰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布日哈圖確定蒙軍完全不是明軍對手,接戰純屬送人頭;二是布日哈圖要保存實力,將察哈爾本部用於更關鍵的戰鬥中去。
高務實認為,雖然不能完全排除第一種可能性,但顯然第二種可能性要高得多。那麼,布日哈圖保留察哈爾本部的實力,卻讓葉爾羌黑軍和瓦剌殘部去消耗明軍,目的還能是什麼呢?當然是拿下布哈拉,繼而拿下希瓦、哈薩克,統合中亞三國。
有了這樣的判斷,再仔細研究了劉綎的奏章後,高務實決定召集內閣在京閣老與戶部、兵部堂上官,召開「內閣擴大會議」進行深入討論。
在經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後,高務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西域之穩定對我大明而言至關重要,安集延作為西域之門戶,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劉綎要求加強安集延防禦的請求是合理的,我們應當給予必要且足夠的支持。
至於是否追擊布日哈圖,本閣部認為應當謹慎行事。布日哈圖雖然野心勃勃,但他的行動也給了我們鞏固西域的機會。我們應當利用這個機會,先加強安集延的防禦,完成和鞏固我們的西域計劃,然後再對布日哈圖之動向保持密切關注,等待時機合適,再做進一步決策。」
高務實的話一錘定音,也得到了大多數與會重臣的認同。最終,在上奏皇帝並取得硃批之後,朝廷決定支持劉綎的請求,再次撥出更多的物資和兵力支援安集延,同時命令劉綎密切監視布日哈圖的動向,但暫時不得主動出擊。
不日之後的安集延,劉綎接到朝廷的回信後,立即開始著手加強防禦。他命令士兵們加固城牆,挖掘壕溝,準備各種防禦器械。同時,他還積極與當地的部落首領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共同抵禦可能的威脅。
說實話,朝廷的決定並不完全如他所願,因為他現在有一種預感,預感布日哈圖與那位林丹巴圖爾兩代察哈爾決策者都非池中之物,一旦明軍給他們的壓迫消失或暫時消失,他們二人搞不好就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但劉綎也知道,自己必須服從命令。如今朝廷的權威遠勝以往,無論是「中興聖君」萬曆爺,還是「總揆天下」高元輔,那都不是他劉綎能違逆的主。
在安集延的夜色中,劉綎再次凝視著星空,思考著未來的路。他知道,無論朝廷的決定如何,他都必須堅守自己的崗位,為了大明的榮耀和西域的穩定而戰。
現在,他對自己的將來也有一種預感,預感自己將會被留在西域,從此紮根於此說不定會和沐家「永鎮雲南」一樣,來個「永鎮西疆」。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劉綎不知道,因為高務實在戰前沒有對他說過,他是最近才慢慢有所察覺的。西域如今並不繁華,比起他熟悉的四川那肯定大有不如,但作為一名典型的悍將,他也有著「不破樓蘭終不還」式的豪情,對「永鎮西疆」暗暗心許。
罷了,罷了,且看皇上和元輔如何決斷吧。要是他們認為我應該化身西疆門神,那我劉綎也絕不畏縮。將來若有人膽敢覬覦西疆,便先來問問我劉家人手中寶刀是否答應!
撒馬爾罕,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那土黃色的城牆見證了無數的興衰更替。而現在,這座城市再次成為了戰爭的焦點。布日哈圖的軍隊正向這裡進發,而阿布德·穆明,作為布哈拉汗國的新汗,毫無疑問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撒馬爾罕的汗帳之中,穆明召集了他的將領們商討對策。牆上掛著的地圖被反覆審視,每一條道路,每一座建築都成為了他們討論的重點。
「布日哈圖的軍隊行動迅速,我們必須迅速做好萬全準備。」穆明的聲音在議事廳內迴響,他的眼神堅定,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將領們你一言我一語,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和建議。有的主張堅守城池,利用撒馬爾罕堅固的城牆抵禦敵軍;有的則認為應該派出騎兵,進行游擊戰,削弱布日哈圖的軍力;還有的認為不如乾脆調集主力出城野戰,讓「西蒙古後裔」與「東蒙古後裔」堂堂正正來一場決戰,勝者為汗,符合蒙古傳統。
穆明聆聽著每個人的意見,心中卻在權衡著最佳的戰術。他知道,布日哈圖不是易與之輩,任何輕率的決策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我們必須堅守,同時也要積極尋找出擊的機會。」穆明最終做出了決定,斷然道:「布日哈圖雖然強大,但長途跋涉也會讓他的軍隊疲憊。我們必須要利用這一點,給予他們致命的一擊。」
大汗既然已有決定,將領們互相對視一眼,也就都答應下來。
就在撒馬爾罕緊張備戰的同時,布日哈圖的軍隊也在快速推進。林丹巴圖爾和塔什海作為先鋒,帶領著他們的騎兵隊飛馳而來,他們的馬蹄揚起了滾滾塵土,仿佛一條巨龍在大地上奔騰。
林丹巴圖爾知道,撒馬爾罕不會輕言投降,這座城市的守軍將會頑強抵抗。但他也明白,自己的任務就是為布日哈圖打開通往勝利的道路。
在一次短暫的休整中,林丹巴圖爾和塔什海召集了他們麾下的將領,討論著接下來的行動。
「撒馬爾罕的守軍不會輕易放棄,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林丹巴圖爾先開了口。
「我們的騎兵足夠精銳,可以利用速度優勢繞過城池,先切斷撒馬爾罕與布哈拉城之間的聯繫,讓撒馬爾罕成為孤城。」塔什海提出了建議。
林丹巴圖爾沉思了片刻,然後點了點頭。「這是個好主意,但我們不能忽視撒馬爾罕的動靜。他們也是蒙古後裔,也有強大的騎兵,我們需要防備他們主動出擊,切不能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被他們給偷襲了。」
塔什海道:「台吉所言極是,我軍作為先鋒,全軍都是騎兵,除非撒馬爾罕主動投降,否則很難攻取堅城。
不過,太師前些年就掌握了陷城技巧,如今那些火藥都在太師軍中。等太師一到,若是穆明仍不肯降,那咱們就來看看,是這撒馬爾罕堅不可摧,還是中原漢城更加固若金湯。」
就在布日哈圖的軍隊準備發起攻擊的時候,撒馬爾罕的守軍也在緊張地進行著最後的部署。穆明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的地平線,他知道,敵人的軍隊很快就會出現在那裡。
大家都是蒙古後裔,現在卻要生死相搏。不過,這又有什麼奇怪呢?蒙古後裔之間打生打死早就司空見慣,誰還會顧忌祖上乃是一家一族的出身?呵,蒙古人啊,戰爭不過是求生的必然,有什麼值得感慨!
夜色中,布日哈圖的軍隊終於出現在了撒馬爾罕的視線中。火把照亮了他們的隊伍,如同一條火龍在夜色中蜿蜒前行。穆明深吸了一口氣,緊握著手中的武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然而,戰鬥的號角尚未吹響,撒馬爾罕城外的陰影中,蜿蜒的火龍繞城而過,堵死了西面的道路——他們切斷了撒馬爾罕與布哈拉城之間的道路。
布哈拉汗眯著眼睛,冷哼一聲:「撒馬爾罕豪富百年,如今我為此戰囤積了兩年可用的口糧,你布日哈圖若想靠圍城取勝,那是白日做夢!」
——
感謝書友「雲覆月雨」、「全網最靚陳美林」、「書友20221015115522515」、「袁^o^」的月票支持,謝謝!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第290章 封禪(八)西疆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