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比賽開始至今才2o多秒鐘,然而卻已經讓數萬圍觀群眾大呼過癮。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對那些慕名而來的萌新們來說,根本看不懂這場比賽到目前為止表現出來的細節,只是不明覺厲:兩架機甲都飛得好快哦,飛這麼快還能瞄準對方射擊,好牛逼哦。
萌新的交手度通常最高是1至2倍音,再高了他們就無法駕馭了。
而兩架機甲都是以1o倍音左右的度飛行和交戰,就算是在轉向時消耗了大量的動能也保持了6倍音以上,這個度其實已經出了肉眼捕捉的極限,他們根本看不懂究竟生了什麼。
而老鳥們則驚嘆著:這麼低高度、高度的戰鬥,真是牛逼。換成他們在這個高度,以1o倍音飛行,別說作戰了,能平穩飛行不墜機就算揮常了。
由於戰鬥的時間還非常短,卻又異常激烈,兩人幾乎是一見面就大打出手,所以圍觀群眾還來不及看慢動作。
對於這兩位高手交錯而過時的生死剎那,他們只能隱隱感覺到,卻無法詳細了解。
孫志誠拋掉了手中折斷的合金戰刀,轉身射擊一輪後抽出另一柄;蘇永明則將斷刀插回原處,同樣是一邊轉身,一邊閃躲著孫志誠的攻擊,一邊用機甲炮還擊。
兩人錯開後,各自繞了一個圈,又向對方衝去。然而這時蘇永明突然減了。機甲放平,所有的減板都打開,矢量動機反向推動,短短兩秒內就將度降到4倍音。
許多有一定水準的圍觀群眾對他的舉動大為不解。要知道,先減的人是比較吃虧的,想再次提需要時間和空間,在這段時間裡對手能憑藉度來放你的風箏。雖然不見得一定就會敗,但終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會落於下風。
也有人隱隱明白了蘇永明的用意,暗暗佩服他的大膽。
兩架機甲再次匯聚。蘇永明將兩柄合金戰刀全部拔出——其中一柄已經從中斷開,和孫志誠再次撞在一起。
這次兩人沒有再交錯分開,因為在交接前的剎那,他將節流閥降到了o,兩人的合金戰刀交擊時出的悶響小了許多,而他的那柄斷刀則在孫志誠機甲的腰部狠狠地留下了一道傷痕。
蘇永明失去動力的機甲幾乎被孫志誠帶著往後飛退,但他很快調整推力方向,從旁繞過,然後下降至雨林中。
他竟是要跟孫志誠在熱帶雨林中肉搏?
如果是高撞入熱帶雨林中,蘇永明的結局一定是機毀人亡,他的機甲也無法承受那種程度的衝撞。
但此前他已經將度降低,又利用和孫志誠的交擊讓度降到接近於零。降落至雨林中後,他又將度提起來了一點,3米高的機甲像是螳螂形狀的史前巨獸一般,撞倒一棵又一棵的大樹,看似是慌不擇路地逃向雨林深處。
孫志誠繞了一圈後,也開始減,一邊躲避著蘇永明的機甲炮彈,一邊用機甲炮封堵蘇永明的道路。
靜謐的熱帶雨林變成了熾熱的煉獄,四處起火,濃煙滾滾,無數鳥類驚飛,走獸四竄。
蘇永明在雨林里奔走的度,怎麼也不可能比得過孫志誠在空中飛翔的度,很快孫志誠就來到了蘇永明的上空,近距離射了幾枚高斯炮彈後又高掠過。
蘇永明靈巧地躲過,也做出了還擊。
不過孫志誠對他的攻擊是自上而下,一旦命中就能造成巨大傷害;他對孫志誠的攻擊卻是從下而上,很難命中要害部位。
從這一點看,蘇永明自願降低高度和度的舉動是作死行為。
可能只有和他們處於同一水平線的人能理解蘇永明為什麼做出這種選擇。
他們最初的那兩輪1o倍音下的交擊,其實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那零點幾秒時間裡的驚心動魄。
在向對方衝去、直到交匯的那一兩秒時間之間,兩人都至少做了十幾次的微調,機甲的飛行軌跡、合金戰刀的出刀角度都幾經調整,既要防止一頭撞上對方導致雙雙爆炸得到平局,也要盡力保全自己、斬殺對方。
可是兩人的技術相差無幾,在作戰的思路上也沒有差距,都是經歷過千錘百鍊的實戰高手,所以從誘敵惑敵的手段到最終揮刀的角度都選取得幾乎一模一樣,要不是兩人在第一次交擊時同時刻意用了一個拖刀下割的動作,第一輪交擊兩人的戰刀就會毀掉。
可以說,如果是實力差上一線的人敢於和蘇永明做這種對拼,兩個回合下來就算沒有被完全擊毀,機甲肯定也已經失去了戰鬥力。
然而兩個人都是絕頂高手,對拼兩輪的結果卻是兩人的合金戰刀雙雙摺斷。
因此在那兩輪交手後,蘇永明便放棄了和孫志誠用這種方式分出勝負的想法——兩個同一水平的高手用這種方式對拼,技術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結果只是聽天由命,勝負太考校運氣了。
所以他放棄了高度和度,就是在以實際行動向孫志誠出信號:來一場拳拳到肉的近身搏鬥,決出勝負吧。
如果孫志誠不接受這個邀請,那他自然也有把握能再次提,只是那樣的話,這場戰鬥可能真的會演變為曠日持久的戰鬥。
在從蘇永明頭頂掠過後,孫志誠繼續減緩度,繞了個弧線,從側面跳進雨林,拔刀斬向蘇永明的機甲。
蘇永明早已移開一步,拔出那柄完好的戰刀,錯步接上挑。孫志誠用機甲右臂巧妙地盪開蘇永明的戰刀,變斬為刺。
如果這一下刺中了,戰鬥就差不多能宣告結束了。但蘇永明操控著機甲飛向半空,又加衝下對著孫志誠斬去……
「好看,太爽了!」
「這才叫機甲的戰鬥好吧,拳拳到肉的暴力美學,看得人熱血沸騰!」
「兩個人都太膩害了,如果是我的話早就被砍死了!」
一群圍觀群眾熱議著。